== 歷史頻道 ==
1930年代,中國曾向德國買進許多武器,包括當時最新穎的魚雷快艇。為了支援魚雷快艇,中國也同時訂購了魚雷快艇母艦"戚繼光"。1937年4月13日於Rostock的A.G. Neptun船廠安放龍骨,1937年12月14日下水,1939年1月完工。本艦建造同時,日本不斷進犯中國,雖然德國原本對中國的態度較中立,但與日本簽有反共條約,中德關係逐漸惡化。因此本艦無法交付,本艦完工前的1938年12月12日,由德國海軍購入接收,命名"坦加(Tanga)":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東非殖民地(今坦尚尼亞)。
1939年二戰爆發時,擔任第2魚雷艇隊母艦,下轄S9, S10, S14, S15, S16, S17。駐防海哥蘭,9月10日起在先到基爾港(Kiel),參加訓練任務,搜尋波蘭戰役中,企圖衝出波羅的海脫逃的潛艇,波蘭戰役結束後回到北海。
1940年3月1日,轉往第6魚雷快艇隊(6th Schnellbootsflottille),活動範圍在北海、英倫海峽。1941年10月15日與第8驅逐艦隊一起移防挪威北部Kirkenes,擔任重巡洋艦的無線電聯絡艦。1942年5月,返回本土改裝。之後波羅的海魚雷快艇學校(S-Bootlehrdivision)訓練任務,194年1月轉往第11魚雷快艇隊,直到戰爭結束。
二戰結束後,擔任掃除水雷的工作(GMSA),直到1947年12月3日作為戰利品,由美軍接收,1948年6月8日轉賣給丹麥海軍,改名AEgir,舷號A560,後來將原本的10.5公分主砲換成改裝12.7公分,加裝4公分波佛斯砲(https://www.pockyland.net/thread-105981-1-1.html),1951年12月12日服役,主要在近海活動,1958年拜訪加拿大,1961年航行地中海,1964年擔任丹麥海軍旗艦,參加希臘康士坦丁二世與丹麥公主的婚禮,後改為訓練艦,1967年退役拆解。
|